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部门介绍  发展规划  院校研究  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  理工学报  理工年鉴  下载中心  学院首页 
通知公告 更多>>
关于2022年度烟台理工... 05-13
关于2022年烟台理工学... 05-06
烟台理工学院关于进一... 04-30
关于开展2022年度烟台... 03-02
关于拟定2022年度目标... 02-28
关于举办院校研究知名... 12-14
学术讲座(预告)——... 11-15
关于2021年烟台理工学... 10-14
关于开展2021年度烟台... 06-22
关于做好《烟台理工学... 05-11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发展规划>>他山之石>>正文
鲁东大学“四个促进”开创课程思政育人新局面
2021-12-11 16:43  

鲁东大学“四个促进”开创课程思政育人新局面

 

鲁东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坚持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按照《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推进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发挥协同效应”,构建了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新格局,开创了课程思政育人新局面。 

一是以教学研究促改革,打造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重视提升教师育人能力,修订《鲁东大学教学研究项目立项与成果培育管理办法》,通过教学改革研究立项的形式,深入推进课程思政研究与改革,培养教师在课程教学中主动研究、加强思政育人功能的自觉意识。先后立项课程思政研究项目157项,从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目标、教学大纲、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课程评价等方面加强研究与实践,培育打造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全面引领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多角度挖掘、整理课程思政教学中涌现出的优秀教学案例,编发《教学简报》30余期,包含课程思政典型案例200余篇,积极推广课程思政建设先进经验和做法。与超星集团联合共建“鲁东大学课程思政智慧教学示范中心”,深入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激发教师参与课程思政理论研究,积极投身实践探索。以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带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助推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打造课程思政建设高阶版,建成第一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省级23门。围绕一流课程建设标准,以省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建设为抓手,强化课程思政建设,获批山东省普通本科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6门,全面形成了广泛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是以教学创新促改革,培育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将价值塑造有效融入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全过程,依托本科教学创新活动,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制定《鲁东大学教师本科教学创新奖励办法》,创建教师本科教学创新绩效考评体系,确立了“德高”“学高”“艺高”评价标准与办法。创新评价以“三融入一改革”为核心,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学、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教学、科研成果融入教学,推进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把知识传授是否明晰,能力培养是否落实,育德功能是否实现作为评价依据,以“德高”为统帅,突出价值塑造,强化教师德育职能。启动首届教学本科教学创新活动,设立100万元奖励,并将教学创新相关业绩和评选结果纳入职称晋升和岗位考核指标体系,首届获奖教师已陆续成为课程思政教学示范名师,建设课程也相继成为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或省级一流课程,形成了全校上下联动多方协同开展课程思政改革的新局面。创新经验在全省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作了典型发言,被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高校德育研究中心等网站宣传报道。今年,学校将继续开展第二届教学创新活动,把重心下移到学院层面,构建校院两级本科教学创新机制,搭建教师展示育人水平和落实课程思政的综合育人平台。

三是以教学评价促改革,提升教师立德树人能力。坚持“五育并举,德育为先”,以教学评价改革为切入点,围绕“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构建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定期对课程思政实施情况进行评价;改革学生课程学习评价方式,把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纳入学生的课程学习评价。制定《鲁东大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意见》,组织修订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中明确德育目标,将课程思政要求落实到课程全体系,贯穿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了所有课程全覆盖。制定《鲁东大学教学大纲管理办法》,组织修订课程教学大纲,重新完善课程目标,把课程思政融入教学设计中,体现在要素的撰写中,贯穿于课堂授课、教学研讨、实验实训、作业论文各环节。修订完善《鲁东大学课程教学评价标准》,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听课评价、校院两级督导听课评价、同行教师听课评价制度,将课程思政作为督导督查和评价的重要内容,列入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并对违反政治纪律情况实行一票否决。修订完善《鲁东大学学生评教指标体系》,突出育人评价元素,把学生的获得感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通过评价改革,深入推动思政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四是以分类指导促改革,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学校把人才培养效果作为课程思政评价的首要标准。结合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严格落实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坚持分类指导,针对不同课程的学科专业特点和育人要求,按照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和素质拓展课等四种类型统筹推进课程思建设,明确各类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思路、内容和方法,分类分步推进。按照文史类、经管类、教育学类、理工类、农学类、艺术类等,分类制定具体针对性要求,建立健全了全新的思政课程体系,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于文理工各学科专业,将课程思政融入课程各类别,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课程思政的课程门类全覆盖、课程运行过程全覆盖。学校注重课程思政内容建设,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党十八大以来部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和回信,汇编了《课程思政学习指导手册》,教育引导教师进一步提升理论素养。各学院结合专业性质和课程特点,编制课程思政素材库,如农学院的《农学类专业课程思政元素汇编》、土木工程学院的《土建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典型案例汇编》等,引导教师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思政建设,体现课程内容的时代性,确保教师在知识传授中突出主流价值观的引领,营造了广泛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浓厚氛围,将思想政治教育自然融入课程建设,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关闭窗口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 | 国家统计局 | 高校学科发展与评... |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 | 山东省教育厅 | 校友会网 | 上海外国语大学年鉴

      版权所有:烟台理工学院发展规划处  鲁ICP备17042781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