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大学深入学习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全面对接办学治校实践和立德树人事业,主动对标融入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需求,主动发挥科技创新、学科提升、文化“两创”、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比较优势,聚焦聚力实现“四个新突破”,加快推动学校核心竞争力提升和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奋力在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中走在前、作表率。
一、强化人才驱动,聚焦聚力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实现新突破
坚持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学校持续深化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提升人才服务能力和水平,全面营造良好人才发展环境,让学校真正成为吸引优秀人才的“洼地”、集聚高端人才的“高地”。
健全人才工作体系。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始终把人才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作为学校党委书记工程抓紧抓实。明确校院两级人才工作具体时间表和路线图,改革完善教师评价制度,开设职称晋升“直通车”,畅通青年教师成长渠道。
提高人才引培力度。实施每年“百名博士”招聘计划,推进全职博士后年薪制,围绕重大战略需求和学校建设发展实际精准引进优秀人才。加强学校自有人才培育,用好“东岳学者”计划人才工作品牌,着力打造理论研究有创新、学术研究有建树、应用研究有突破、交叉融合有引领的优秀人才队伍。
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深入推行重大科研项目“揭榜挂帅”制,完善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体系,打造科技创新生态体系。构建学校、学院(部)、服务专员为一体的三级人才服务体系,为人才深耕教学、潜心科研创设更优环境氛围。
二、强化优势融合,聚焦聚力“一流学科”建设实现新突破
科学分析评价全面赋能。构建学科发展指标体系,加强学科建设数据分析,科学谋划不同学科发展定位和建设方向。探索实行多元化评价体系,适时开展学科建设绩效评价,充分激发学科可持续发展原生动力。探索打造“学校—学院—学科—带头人”四位一体的学科建设新范式。
深入交叉融合培优塑强。突出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加快推进相关学科交叉融合和“新文科”打造培育,全力培育学科建设发展的新“增长极”。做好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心理学、文学等现有优势学科的建设规划和要素保障。依托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部,加快申报省部共建化学成像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基础研究领域努力创造原创性成果,推动实现学科建设强点突破。
三、强化示范引领,聚焦聚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实现新突破
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发挥人文社科研究见长优势,有针对性做好“两创”基础理论研究、科研创新研究和智库咨询研究。依托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尼山世界儒学中心研究基地,探究齐鲁文化、黄河文化、红色文化的历史脉络、元素构成和“两创”着力点,全力推进《黄河文化读本》编纂工作。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哲学、中共党史党建学科的交叉融合研究,持续深化“两个结合”“两个创造”“四个讲清楚”等方面专题研究,在重大项目成果和“三报一刊”理论成果上实现新提升新跨越。
强化优势特色突破。发挥学校心理学科研究优势,重点在心理学与“两创”工作的融合研究实践方面进行特色突破。全职引进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团队,加快推进心理学国际一流科研团队建设,全面探索“两创”成果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施路径与经验模式。
抓好落地实践示范。积极推进全环境立德树人实验室建设,发挥山东省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心作用,探索“家—校—社”协同立德树人、网络环境促进青年发展、优秀文化促进学生人格和品德发展等方面实施方案、实施路径和实践模式,积极开展全环境立德树人落地实践。
四、强化“四个融合”,聚焦聚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实现新突破
强化思政工作与党建工作融合。突出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样板党支部和全国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的示范带动,持续开展“五好三强”过硬党支部创建活动、党员“先锋出彩行动”,精心打造“书香党支部”、毕业生党员“七个一”主题教育等工作品牌。深入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打造用好“青年先锋锻造计划”训练营和大学生博士宣讲团,深入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强化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建好建强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和全国高校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建设思政课名师示范课堂,推进山东省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中心创新发展。坚持以思政课程带动课程思政,落实课程思政实施方案,建好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实施课程思政示范化工程,完善学科专业课程思政培养体系和课程资源体系,开展“青师启航”“优师助航”“名师导航”活动,打造“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学科思政”四位一体新格局。
强化线下思政与线上思政融合。常态化开展辅导员“提质赋能”专题培训,深入推动“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强化落实研究生导师主体责任,完善坚持“导师+”导学思政体系,实施博硕本携手登攀计划,开展学生十佳、学术十杰等系列选树活动。加快学校融媒体中心建设,注重发挥山东省高校网络思政工作中心辐射引领作用,积极推进网络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持续扩大精准面向青年学生的优质网络文化内容供给。
强化心理育人与思政工作融合。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不断健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学院心理辅导站+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灵护航员”四级联动工作机制和“心理科学研究、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与危机干预”三级协同工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