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家政职业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全环境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富矿”,积极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上好上活新时代“大思政课”,用红色教育资源铸魂育人。
一、用好红色教育资源,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
为用好红色教育资源,学院在“三个注重”方面下功夫。一是注重校馆合作。学院充分利用鲁西南战役纪念馆、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等十余处红色教育场馆,不断挖掘各类红色文化资源,打造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2处,为讲好新时代“大思政课”提供了鲜活素材。二是注重讲情怀大课。通过在红色教育基地现场讲述、实地感触、交流感悟,深化革命传统教育,把大学生思政课上在红色大地上,引导青年学生把对我们党性质宗旨的认同、对英雄模范人物的敬仰升华为自己的精神追求和使命担当。在讲述中国革命史时,思政课教师孔卫带学生走进湖西革命烈士陵园,通过瞻仰烈士遗物,讲述烈士事迹,追忆烈士丰功伟绩,达到了让学生“触景生情、化情为意、以意促行”的教育效果。三是注重教学资源库建设。思政部教学团队先后走访参观革命纪念馆19处,采访革命烈士后人42人,整理资料15万多字,图片210余张,通过对红色文物、红色文献、红色故事等进行挖掘、采集和整理,形成丰厚的教学资源数据库,为开展课堂教学提供准确、生动、翔实的史料基础,极大丰富了教学内容。崔晓燕老师讲授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场场爆满,深受学生好评。
二、讲好红色革命故事,增强思政课的感染力
创新教学方式,让思政课手段“活”起来。为增强思政课的感染力,提升学习效果,思政课教师采取植入短视频、播放纪录片、介绍文物知识等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呈现红色教育元素,丰富教学手段。2位老师分别荣获2022年菏泽市教育系统“红动齐鲁·强国复兴有我”红色故事讲解大赛志愿讲解员组、优秀红色故事组一等奖。讲述先烈事迹,让思政课内容“热”起来。通过讲述李贞乾、吴大名烈士披肝沥胆、碧血丹心,带领广大军民不屈不挠、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让大学生在聆听感人故事中更加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加强师资培训,让教学水平“高”起来。加强思政课教师教育培训,打造一支可信、可靠、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改进思政课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和机制,引导思政课教师在课程标准、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红色文化资源。定期举办思政课教学比赛,积极参加省市相关大赛,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学水平,3门思政课获评菏泽市“思政金课”,“思修”获得教育部思政课教学二等奖。
三、拓展红色教育平台,增强思政课的影响力
一是依托网络新媒体,构建“红色思政”教育矩阵。推出“打卡红色地标”栏目,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互动式学习空间,有关内容点击量达20000多人次。开展“网上重走长征路”活动,让大学生全面学习长征概况、主要战役、红色遗址、民族英雄、长征诗词等视频、音频、图片等材料,6000余人积极参与互动,撰写心得体会,分享学习感想,让思政课变得有温度、有热度。二是融通教育课程,构建立体教育平台。将国家安全教育与红色教育结合起来,上好新生入学第一课。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通过讲述《游击队之歌》《我的祖国》等红色歌曲的创作历程,使大学生详细了解歌曲创作的背景和内涵,从内心深处感受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信仰。三是打造党史文化长廊,营造浓厚教育氛围。投资60余万元,在校内建设党史文化长廊,以多种形式展示中国共产党“辉煌历程”“百年瞬间”及“红色精神”,成为广大师生了解党的百年光辉历程、传承红色基因的有效载体。四是开展“三访”活动,拓展“第二课堂”。2022年开展寻访烈士遗迹、采访烈士后人、走访老党员“三访”主题活动20余场次,举办“红色故事会”活动38场,参与学生4300余人。通过搭建多种红色教育平台,着力构建“大思政课”教学体系,引导大学生将个人的青春奋斗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频共振,极大增强了思政教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