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部门介绍  发展规划  院校研究  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  理工学报  理工年鉴  下载中心  学院首页 
通知公告 更多>>
学术讲座(预告)——... 10-21
学术讲座(预告)——... 06-28
关于开展2024年度烟台... 04-10
关于征集2024年度烟台... 03-12
学术讲座(预告)——... 09-18
关于举办院校研究知名... 09-23
关于2022年度烟台理工... 05-13
关于2022年烟台理工学... 05-06
烟台理工学院关于进一... 04-30
关于开展2022年度烟台... 03-02
关于拟定2022年度目标... 02-28
关于举办院校研究知名... 12-14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发展规划>>他山之石>>正文
临沂大学:一体化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024-11-08 08:57  

临沂大学作为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高校,自2014年开始,分别与临沂职业学院等6所高职院校、临沂市农业学校等6所中职学校开展“3+2”、“3+4”对口贯通培养工作。经过10余年的探索与实践,在一体化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临大贡献”。

一、协同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核心是“贯通”,临沂大学坚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线,实现职业性与教育性的有机融合,着力提高师资水平和学生的职业素养、专业理论和实践创新能力等。学校本着科学、务实的态度,结合中职(高职)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实际,同职业院校、企业共同协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以学分制为切入点,筛选职普两校优势课程,建立“课程超市”,构建学分互认机制,发挥职业教育教师技能与本科院校教师科研优势,两者结合、一体化推进“专业基础扎实、专业技能卓越、创新创业能力强、有情怀”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

二、创建多模块化课程体系,实现职普有效衔接

学校坚持专业服务产业发展的导向,注重理论知识的贯通和专业能力的提升,对课程体系进行梳理和重建,创建模块化特色课程体系。以中职(高职)和本科阶段培养为抓手,从职业需求出发构建全新课程体系,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发展,强化实践教学,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职业能力等方面设立并优化通识教育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专业综合实践课等5个模块化课程体系衔接框架,并在专业方向类课程模块优化明确专业领域多个特色方向,邀请行业企业专家等对课程设置、学分比例、实习实训等充分论证,确立并完善模块化课程体系,真正实现职普有效衔接。

三、优化师资队伍建设,打造教学教研共同体

学校加大贯通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同职业院校、行业企业通过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形成“教学教研共同体”。牵头建立教学资源库共享机制,共同参与校企合作,共建课程、资源库、案例库等,共同打造适应贯通师资培养的平台;另外,合作三方加强学习交流和培训,通过线上优质课观摩、云端教学、教师职业培训,线下企业挂职锻炼、访学研修、师资互派等手段,紧跟产业发展的方向与步伐,了解和掌握行业企业最新成果,培养大批基础知识扎实、专业知识突出、行业经验丰富的“双师型”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四、构建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学校充分利用职业院校和合作企业优质实习实训资源平台,在教学计划中实施企业课程嵌入、教师学生进企业的“校企合作”实践教学过程,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学习。构建全学段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以实现学生“基本技能、综合技能和创新创业”三层次的实践教学为目标,通过“实验教学、专业技能、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论文)、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实践”六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着力开展学生从“基础技术技能训练-专项技术技能提升-综合技术技能锻炼,再到研究创新能力逐步递进”四递进的不间断人才培养,强化和细化实践教学环节,确保“学生实践、创新和创业能力培养”全学程贯穿人才培养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完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实施全过程教育管理模式

为保障复合型、应用型卓越人才培养质量,学校成立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专业指导委员会,负责对口贯通分段培养两个阶段的专业建设、教学质量评价等工作,建立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两个阶段”,学校、职业院校和企业“三个主体”,学业成绩、实习实训、社会实践和日常行为“四项内容”的学生综合素质多元立体评价模式,完善以能力为核心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实施全程跟踪教育管理模式。以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和行业企业人才需求为参照,职业院校、本科高校和行业企业三方协同制定“校内+校外”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包括专业知识、岗位技能、创新创业、职业素养等“四位一体”的校内评价体系,以及轮岗锻炼、顶岗实习、毕业生就业、单位满意度等“多方协同”的校外评价体系。并由专任教师、行业专家、企业技术人员和单位管理人员等定期进行评估、跟踪和完善,确保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有效实施和推进。

关闭窗口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 | 国家统计局 | 高校学科发展与评... |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 | 山东省教育厅 | 校友会网 | 上海外国语大学年鉴

      版权所有:烟台理工学院发展规划处  鲁ICP备17042781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