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部门介绍  发展规划  院校研究  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  理工学报  理工年鉴  下载中心  学院首页 
通知公告 更多>>
烟台理工学院重点学科... 12-18
学术讲座(预告)——... 10-21
学术讲座(预告)——... 06-28
关于开展2024年度烟台... 04-10
关于征集2024年度烟台... 03-12
学术讲座(预告)——... 09-18
关于举办院校研究知名... 09-23
关于2022年度烟台理工... 05-13
关于2022年烟台理工学... 05-06
烟台理工学院关于进一... 04-30
关于开展2022年度烟台... 03-02
关于拟定2022年度目标... 02-28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发展规划>>他山之石>>正文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科教融汇 推动计算机学科跨越式发展
2025-02-25 10:41  

近年来,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借助省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建设契机,发挥“院所一体化、产教科融合”资源优势,创新体制机制,深化科教融汇,持续瞄准“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大贡献”规划目标,推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建设跨越式发展,积极为国家和山东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人才培养工作贡献力量。

目前,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计算机学科已形成完备的本硕博培养体系,在2022年、2023年、2024年发布的软科中国学科排名中,分别位列全国第37位(前13%)、33位(前12%)、25位(前9%),位次连年攀升,居山东高校前列。

一、推动“基础+应用”双轮创新

学校汇集研究所和学院一体化运行合力以及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山东省基础科学研究中心等山东省重大科研平台优势,有力推动计算机学科在“基础+应用”两个维度的双轮创新。学科连续主持以5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为代表的“大项目”,取得以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5项山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为代表的“大成果”。学科主持建设完全国产化的“神威E级原型系统”及新一代“山河”超级计算平台,整体性能世界先进。注重成果应用推广,在突破一系列“卡脖子”关键技术的基础上开展超算互联网应用示范,构建超算应用生态,在高性能计算、海洋信息处理、物联网工程等方向的多项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有力支撑了国家重大工程实施,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二、注重“育人+服务”协同发展

学校注重将“育人”与“服务”融汇,将优质科研服务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为计算机学科配置紧扣实战环境的数千平方米的实训场地,让学生体验实际工作场景,磨炼实践能力。打造“水滴实验营”,为高校师生、科研人员及IT从业人员提供与计算机技术相关的精准教学实训服务,累计提供近5万学习课时。建设国家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山东省教师实践教育基地、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等平台,让学生深度参与到面向社会的公益服务工作中去,并承担重要角色。建设覆盖山东16地市的“山东算网”、全国规模较大的省级信创云、国家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超算云中心等服务平台,连续多年受委托承担山东省政务公开第三方评估等科研服务工作。通过各类技术突破和技术成果落地,计算机学科累计服务政企单位超1000家,取得各类经费超3亿元,多次获网信部门等相关主管部门单位表彰。

三、打造“特色+优势”“雁阵式”矩阵

学校充分发挥计算机学科山东省“高峰学科”及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引擎驱动作用,加强与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海洋、光电、控制等相关领域的交叉融合。围绕计算机核心学科打造信息学科群,加强学科交叉与集成,以学科群发展筑牢核心学科发展根基。推动学科建设理念贯穿科研与教学始终,根据信息学科发展态势,聘请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的专家组建“学科发展咨询委员会”,为学科布局和未来发展出谋划策。打破学院、研究所的界限,形成科教融汇“共同体”。研究制定《“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方案》,开展“人才引育倍增、战略科技推进、基础研究加强、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四大计划”,形成学科建设任务矩阵。辐射带动智能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等相关学科的快速发展,并获批一级学科博士点,逐步形成以计算机学科为龙头的“雁阵式”发展格局。


关闭窗口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 | 国家统计局 | 高校学科发展与评... |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 | 山东省教育厅 | 校友会网 | 上海外国语大学年鉴

      版权所有:烟台理工学院发展规划处  鲁ICP备17042781号-3